比如真空电子管。
在军工领域,八九十年前,人们利用真空电子管的‘热电子发射’作为信号放大器,以及利用真空电子管的电场调制降低噪音,然后组装成‘信号收发装置-电台’。
现如今,虽然人类先后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替代了电子管,但依旧需要‘收发信号’,因此有了射频芯片。
然后应用于雷达、无线广播、无线电视台、卫星及地面接收站、手机、笔记本电脑···
替代电子管的原因,无非是电子管笨拙、体积大。
如果利用新型材料,改进电子管,令其变得小巧,甚至变成纳米级,电子管自然可以反过来,替代射频芯片。
所以三系电子管,除了可以研发大国重器-真空电子束切割机、医用X射线治疗机、新型核磁共振仪、环杆行波管雷达,还可以当作射频芯片。
射频芯片的性能,关乎无线信号的稳定性、保真性、抗干扰性、输送准确性···
射频芯片好不好,关乎一个国家的通信安全、军部战斗力。
然而东方目前至少99%的射频芯片需要进口,包括军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