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新一代电子管,包括电子管计算机,以及可编程逻辑、存储技术原理,均采用50年代的理论和技术。
但更换纳米材料后,它们不再是‘真空+钨丝’性质的简陋真空玻璃管,而是利用二维材料特性和电子隧穿效应,构成的三维几何形状的真空电子管。
拥有耐摔、耐高温、耐低温、抗干扰、抗辐射等特性。
如果自家借助船坞,对‘舰载三维真空电子管’的尺寸进行调整,这些电子管的‘制程工艺’,最小可以做到90nm,丝毫不次于当前的硅基电子。
当然,冰熊拿到的是380nm制程工艺。
就像冰熊首领带走的‘保温杯’,也就是中央处理器。
单个三维真空电子管的直径约380nm。
单个‘保温杯’约有1200万个三维电子管。
从数据上看,整体运算能力相当于98年的奔腾II-350,严重落后于今年的超线程奔腾四。
但应用在军工领域,再采用分布式并行处理技术,以及通过格洛纳斯连接莫斯科数据中心,单个‘保温杯’可以一次锁定10个来袭目标。
换句话说,给冰熊版本的米格25安装一套,这架米格25就可以同时锁定10枚袭击自己的导弹,并给出反导建议,或同时锁定10架敌机,并给出制导建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