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十余日之前,朝廷下达甄应嘉革职查办圣旨前夕,许坤收到王彰江最后一份密函。
上面有这样的含胡言辞:甄家生肇祸之危,疑似遣人入京斡旋。
自从知道镇安府盘查甄家别院所得,让许坤更加肯定,王彰江对甄家入京藏银之事,早就有所察觉。
之所以王彰江在密函中未曾明言,或许是因当日圣旨未下,甄家罪责未定,有不便深究彻查之处。
还有一种隐晦的原因,就是王彰江欲擒故纵,种因求果,愿者上钩,罗织罪名的手段。
这样的阴森伎俩,在锦衣卫衙门并不算稀奇。
但因这类手段过于晦暗,大违司法正律,极易留下话柄口实,成为日后获罪的祸根。
所以大都会隐晦行事,即便同衙同僚,彼此之间都不会说破。
许坤身为锦衣卫主官,自然明了这等潜规则,看破也不会说破,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甄家人真的入京斡旋,被锦衣卫抓住话柄入罪,其中功劳自然少不了许坤,他又何乐而不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