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文旭和陈启瑞,在七品翰林检讨指导下,着手最基础、最繁琐、最简单的翰林文书之务,忙碌到脚不沾地。
作为榜眼郎的贾琮,却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他入值翰林院的首日,没有不长眼的检讨,会对他大呼小叫。
他被很快请进自己的官廨,翰林学士葛宏正百忙中抽出时间,召集翰林院主要官员,向他各自引荐。
葛宏正之所以对贾琮这般看重,也算早有前因。
但年贾琮乡试之时,写出那篇士人明德不振的策论,其中士人立心之言,已成学人治学立志不易真法。
当时葛宏正读了这篇乡试策文,极其赞赏,深感贾琮卓异之才,曾上奏让贾琮入翰林院任七品典籍。
因当时嘉昭帝有所顾忌,驳回葛宏正奏请,不然翰林院早多了位十几岁举人翰林,不知要何等惊世骇俗。
如今贾琮实至名归,最终得入翰林,葛宏正满怀学养清正之心,更觉得自己当初慧眼识人,自然对贾琮愈发推崇。
那些过来拜见的翰林官员,无人敢对这位十五岁翰林学士,有半点轻视之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