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守正的弹劾奏本之前,周严的诉状显得微不足道,即便没有的周严的举告,吴梁也难逃牢狱。
所以,舞弊大案日渐嚣然,很多人都忽视了周严的存在。
等到后来七十三名举子联名举告科举之事,泥沙俱下之状态,周严就更加不被人关注。
而这种态势,也正中周君兴下怀,能让他和舞弊案的牵连风险,最大限度的化于无形。
但是吴梁自尽,使得林兆和得以脱罪,大理寺正杨宏斌缜密老道,注意到林兆和连累入狱,源于举子周严的举告诉状。
周君兴心中暗自生出警惕……
郑英权继续说道:“杨宏斌调用周严的述状,仔细推敲,并以整理案情为由,询问下官当日举告之事。
好在周严在述状之中,只是因林兆和与吴梁关系紧密,怀疑林兆和涉嫌舞弊,并不是实证举告,所以周严的述状并没留下把柄。
杨宏斌曾想提审周严,属下估计他似乎有所察觉,但并无实据,所以想寻找其中破绽。
但因林兆和无罪开释,徐亮雄认供画押,此案已可结案,杨宏斌多半心有顾忌,所以此事被暂时搁置。
不过,大人一向得圣上器重,前番神京数次大案,圣上都倚重大人侦缉办理,此举对三法司职权有所逾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