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徐亮雄嘉昭十三年才升到户部左侍郎,正是仕途炙热之时。
他这样的人物,只会在积攒功绩上下功夫,以便登上六部魁首之位,不会做贪污蓄意舞弊的蠢事,自毁前程。”
正因他想靠荣任科举主考官,积蓄扩大名望,好为将来仕途助力,才会在会试之前接受举子拜谒,好为人师,出题指点。
意外接任主考官后,因制题时间仓促,为制题不显平庸,留下士林笑柄,才会心存侥幸,借用以前得意拟题题旨,让人有可乘之机,招来滔天之祸。
所以他没有蓄意舞弊,的确是实情。
但舞弊案牵连如此之大,圣上没有杀他泄愤,是因为吴梁之死,会试舞弊案之内幕,已引起朝野士民非议怀疑。
如果徐亮雄坐实蓄意舞弊,在天下士民心中,大周吏治竟败坏如此,朝廷威信颜面何存,圣上岂能容忍。
徐亮雄所定罪名,与其说其罪如此,不如说是圣上授意,大势所需。
他的性命根本无足轻重,圣上想要拿去还不简单。
圣上需要舞弊案尽快尘埃落地,重拿轻放,最好快些让人遗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