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所有的举子,在前两场考较之中,不管是不尽人意,或者是志得意满。
没有人会有半点松懈,人人心中都牟足尽头,将剩余的精力和希望,都倾注在第三场策问比试。
大周会试策问之比,和前程规制大同小异,也是出题策问五论。
但是与前朝相比,也有所不同,主要出于务事而论,致事求深。
因此,会试三场五道策问题,首题为主题,其余四题以首题为干,延展出题而问。
上届春闱的策问制题,便是从首题派生出海政、河防、边事、征赋等四小题
也就是说,策问首题是重中之重。
如果首题答问写得不成体统,糟糕坏事,其余四题就失去根源,三场策问就会一败涂地。
策问之学,比起严谨规整的书经八股,似乎显得更加挥洒,但是精深策问之学,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贾琮自从拜柳静庵为师,每年柳静庵都会给他列大量书目,涉及诸事百家,让他开阔视野,夯实策论根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