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弄什么殿试拟题,完全是多此一举,且编撰殿试拟题,朝廷虽不做禁止,但多少有些敏感。
所以历届会试之前,极少有大儒高士,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或许,柳静庵觉得他的弟子,宿慧天生,才情城府卓绝,通过会试毫无疑问,所以连出拟题,都直接涉及殿试……
他要用这种视野广阔的拟题,开拓自己得意弟子的思虑见识,淬炼凝聚学以致用的实用之能。
也或许,这只是师徒二人,对于经书学问的纯粹演练和探讨。
反正,贾琮日常习练柳静庵的拟题,都是不出这间书房,有些拟题做过之后,揣摩通透,甚至随手焚毁。
书房之中寂寂无声,只有英莲在旁服侍,每次贾琮读书习作,芷芍都早早传话,连书房外走廊,都少有人走动,以免打扰。
贾琮凝神执笔写道:
教化之功,不单以唇齿之能,号令之意,不吝以权力驱延。
忠孝节悌为人君之师道,礼道亲恭为臣抿之行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