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必要和这些陌生人强论交情,做些沟通学问、考较才华的酸腐虚伪之事,说白了人家上门就不是真心为这些。
善良些的不过是拓展自身人脉,心思阴暗些的,心思就不可为人言。
甚至其中心思极端者,还会算计有没有脊梁骨可踩。
历来都有文人相轻之言,一个轻字其实太过轻描淡写,文人读得满腹经纶学识,他们要是做起坏来,比杀人越货的盗匪更加阴毒可恶。
柳静庵作为士林宗师,不仅在学问上卓绝,一生仕途沉浮,见惯人心险恶,致仕之前曾两度为会试主考官,对科场阴暗知之甚深。
贾琮是柳静庵最为器重的晚年弟子,他既教授他经书举业之道,更将仕途科场的经验心得,对他一一点拨。
他曾指点贾琮,会试是学人举业的最后关口,也是他们鱼跃龙门的最终路径,同时也是最凶险的举业危途。
他让贾琮在会试入场之前,学会韬光养晦,低调声息,举子官宦之间的文会饮宴,没有必要就尽量少参与,左右对应试没益处。
况且他身为国公勋贵嫡脉,二度登科,才名卓著,身袭双爵,名声已太过耀眼,并不算是善事。
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明里暗里瞩目于他,风险难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