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白的雪浪纸上,贾琮正在奋笔疾书。
前几日他去洛沧山听课,柳静庵给他拟了五道时文题目,如今他正在做第三道。
当年他参加雍州乡试之前,柳静庵就经常自拟时文题,供他习练揣摩。
柳静庵号称文宗学圣,担任大周礼部大宗伯多年,主持过许多次春闱和秋闱之试。
他对于时局面的把握,对科场走势的了解,只怕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给贾琮出的时文题目,都是深思熟虑,不会是无的放矢。
贾琮自然清楚这些时文题目的份量,每一道时文题他都仔细揣摩,费劲心思推演撰写。
这些年他即便东奔西走,也从没对举业功课有过松懈。
不管是在辽东作战,还是在金陵侦缉断案,身边都带着必要的书箱,得空便会温习经义。
他的这种举动,大概就是宝玉口中无可救药的禄蠹。
他倒不是如此热衷做书呆子,只是清楚世上事皆有溯源,当年他只是东路院艰难存活的庶子,出身隐晦,阖府嫌弃。
如果不是靠读书举业翻身起势,他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做人实在不能忘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