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是文官翘楚,擅长政事缓急权衡,深通理事轻重机变。
他这一番话对于事态主旨立场鲜明,对事情的旁枝末节,也留下一定余地。
毕竟今天嘉昭帝召集议政的官员,除了他这样的文官,还有忠靖侯这样的武勋。
蔡襄作为文官,骨子里难免有打压武勋的潜意识。
但他深通为官之道,圣上既会召集文武同殿议事,就是想在文武两道寻求平衡。
自己如果完全以文官立场议事,必定难以全部如愿,所以他才提出首恶必诛、余者依律而办的主张。
大周九边重镇,自八年前大败蒙古土蛮部,去岁贾琮平定辽东女真,其余并无大的战事发生。
九镇边军承平日久,已生出懈怠骄奢之状,大同总兵钱绍扬包庇枉法,便是边军这种状态的明证。
蔡襄身为文官阁臣,目光长远,精于权谋,深通以文制武的手段。
武勋开始骄狂抬头,扰乱边镇安定,打掉一个正二品大同总兵,清洗掉一批边军将领,打压遏制武将群体气焰,也就达到了目的。
所谓的从犯之人,依律处置,不过是他给武勋留的一个活口,那四个纨绔勋贵子弟,不论生死,都左右不了大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