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昭帝因断绝贾琮被赐婚金陵甄家之女,所以隐去贾赦身后之罪,让其子贾琏代父受过。
但是以嘉昭帝的意愿,贾赦身为勋贵之身,犯下倒卖盐铁违禁大罪,按照律法荣国足以除爵。
只是因不得不隐去其身后罪名,无法将削除荣国爵做得光明正大罢了。
而大宗正忠顺王爷,因与神京贾家一向不合,或许是揣摩出圣心,或许出于其他某种原因,对荣国承爵之事十分抵触。
所以,以兄终弟及之说,将荣国二房子弟,都贬低为无承爵之资,连大宗伯郭佑昌也挑不出毛病,这一切也正中嘉昭帝下怀。
他正当以为能完结心中谋算,贾家荣国就要步宁国之后尘,四王八公就要再去一爵。
到时再萧规曹随,循例宁国,恩赏荣国封爵三年的机遇,朝野内外也就再无非议了。
至于荣国会不会因此三年复爵,嘉昭帝是半点不担心的,以荣国宝玉等子弟的颓废无能,复爵不过就是痴人做梦。
正当嘉昭帝以为事情将按他的设想发展,本来还想言语暗示,让礼部尚书郭佑昌以为襄助注脚之意。
只是这位礼部大宗伯,心中礼数法度过于执着,好像不是太容易就范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