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贾琮这份有祈恩徇私之念的奏本,才符合一个少年人该有的热忱和心智,也符合皇帝心中所望。
……
嘉昭帝让郭霖将贾琮的奏本,转交给郭佑昌浏览,说道:“贾琮上奏愿除自身丁忧之恩,重入火器司任事,为其兄贾琏祈恩免死。
此事和礼部规程有关,郭爱卿以为如何?”
郭佑昌说道:“贾琮为兄长上奏求情,出于亲亲之恩,也算是人之常情,但丁忧之礼因由父丧,不可因兄弟之情而免除,此与礼法不符。
臣看了贾琮这份奏本,想到大宗正论及荣国府承爵之事,因二房贾政膝无子弟有承爵之姿,而建议除荣国爵,此言颇有偏颇之处。”
忠顺亲王听了这话心中不快,他能身为宗人府大宗正,对贵勋爵位承袭,自然知之甚详。
对荣国二房子弟无承爵之资,事先经过思虑盘算,自然清楚其中没有可挑剔的偏颇之处。
郭佑昌这就算揪着不放,他也不怕对方说出花来,因此脸上颇有自信和不屑之色。
嘉昭帝听郭佑昌说看了贾琮的奏章,才想到大宗正之言有偏颇之处,心中微微一动,说道:“郭爱卿说来一听。”
郭佑昌说道:“大宗正言贾政膝下贾宝玉、贾环、贾兰等子弟,或德行逆君,或血脉隔代失怙,皆无承爵之资,致使荣国爵位难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