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德尔罗此人十分博学,尤其通晓西方格物杂学,自己所列的西夷格物分类之法,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
贾琮言与德尔罗交谈之后,思索西夷格物之学,与道家黄老之术、墨家机关之法有相通之处,求同存异之下,于强国方略必大有益处。
这才有了此份奏疏上的建言想法。
嘉昭帝历来思虑过重,不会只听贾琮一面之词,事后自然让中车司查探一番。
因当日贾琮和秦业去金陵乘坐的官船上,就安排有中车司密探。
查询中车司记录案牍之后,发现贾琮确实在宝应县上岸,呆了二三个时辰,原因是给生病的丫鬟抓药。
只是那密探记录了贾琮动向,当时只认为是小事,却不可能跟踪他上岸,他是否曾遇到个名叫德尔罗的西夷传教士,根本无从查询。
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任何谎话,如果前面一半是真的,就非常容易取信他人,而且还是后面一半无从考证。
而贾琮这一份奏疏,在朝堂上再次引起风波。
恪守祖制的旧党官员,纷纷上书称弱冠之子,妄言朝政,引西洋奇淫技巧,败坏士民风气云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