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呢,或许不是他写的,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
这些嘈杂的议论声,赞许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都是质疑、隔阂、轻视、甚至是恶意。
现场过千的落榜学子,那些没有登上首榜荣耀士人,个个都是将科举仕途看得极重之人,其中愿为之头破血流,阴私算计,大概不在少数。
在放榜那一刻,心神激荡冲动之下,宣泄出来的都是不加掩饰,最本真的情绪,其中还能有多少善意。
这一幕突然让贾琮想起那道策论题:今之士人,通达书经,求取仕禄,而明德不振,苟且因循之弊。
贾琮心中冷笑:这就是如今的读书人。
这时一个有些冷硬,却有几分郎朗的声音说道:“早就听说贾世兄的名声,令师静庵公曾为礼部大宗伯。
雍州院试时,贾兄又被礼部郭大人点为案首,也算一脉相承。
如今贾兄竟又夺得雍州乡试榜首解元,已是二元登科。
大周自立国以来,五十年前浙江出过一位三元及第。
但自此之后,大周不要说三元及第,连二元登科也再未出现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