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样的策论题,本就是圣心本意。
嘉昭帝一贯有借势斡旋于极致的风格,他既开了恩科,必定引动天下是士人瞩目,这位皇帝估计不会错过,这等展显圣心的良机。
通过科举试题,扭正学子视听,革弊读书庸碌之状,推行经世实用之论,也未可知。
贾琮再看这道有些古怪的策论题,想起诸多往事,心中揣摩思索许久,渐渐明悟,思绪涌动,平添豪情,沾墨凝神,执笔拟稿:
古之圣贤,先立明志,再求山海苦学,故其学养之徳,无须臾而不进。
今之所谓士人,剽盗圣贤金玉,攘掇明德之志,比于古圣贤大可愧矣。
学人以书经取仕,陷于功禄妄志,而弃圣人教诲。
从仕经年,言语世故,笑貌污浊,嗜欲横流,比之进学之始,以儒者自明,固已大异矣。
言之而无物,用之而无法;沉于衰败腐朽之论,而津津乐道;失于格物明理之法,却茫然未觉。
皓首穷经,视民生疾苦如隔岸之火;清谈空赋,弃古贤兼济宏愿如草芥败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