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时候大明来了,郑和七下南洋,除了历史上已经公认的各种原因以外,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明朝希望能拿下南洋,把整个南洋纳入传统东方的夏君夷民朝贡体系中来。
而当时面对顽固抵触的婆罗门和佛教本土势力,明成祖朱棣授意郑和支持天方教,把天方教当做手里的刀,去强迫南洋土王们朝贡大明。
他们成功了,还出现旧港宣慰使,新三佛齐国王梁道明、施进卿。文莱副王黄森屏这样的夏君。
南洋诸国土王开始朝贡大明,原本傲娇的暹罗国也因为害怕被大明利用天方教攻打,不得不匍匐下去,开始猛舔。
这也是后世传说郑和是回族人,说就是他在南洋扶持天方教,且至今遗留的南洋诸国早期天方教文献非常推崇郑和,把他当做圣贤一般的原因。
是郑和利用大明的武力和威信,让天方教在南洋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关于郑和的信仰,只能说有可能为了把天方教徒和教义当做利刃来使用,三宝太监在下南洋后确实信了天方教,你可以说他是个教徒,但不能说他是回回。
只不过,很可惜,大明的下南洋和控制南洋政策,没有强大而血腥的原始资本积累来驱动它。
宣德以后,在民间资本压倒朝廷资本之后,大明朝廷的风气开始迅速趋于保守,大明在南洋的威望和实力不断萎缩。
正统五年,1440年,旧港宣慰使所在的华人新三佛齐王国被满者伯夷攻灭之后,大明在南洋的实际军事影响,基本消失。
而天方教,却借着大明的东风,最终扎根下来了,使整个下南洋都成了天方教的地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