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也只听你祖父郑公讳会说,吾之祖父乃是忠武王之孙郑公讳克培,是南下到嘉定为郑氏打前站的,可除了一枚真假难辨的玉佩以外,再无任何可以佐证。”
“但如果外人问,我会肯定说我家确实是忠武王后嗣,如假包换!
我儿,你可知道是什么原因?”
郑怀德听完,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没想到到处宣扬自己是忠武王后人的父亲,其实压根不确定。
不过听到父亲郑庆的提问,天赐聪颖,作为历史上明香人大文学家的郑怀德,当即眼神中亮光一闪,回答道:
“因为晦堂公屈膝,子孙更是在东虏那里乞食,毫无廉耻。
而国姓爷、闽忠武王乃是天下英雄,是我汉人不屈东虏的象征。
北京郑氏子孙如此,使我天下汉人颜面尽丧,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英勇不屈的郑氏子孙存在。”
此时郑克爽已经绝嗣,但是他兄弟郑克塙还有子孙在,这一支郑氏佐领,就是郑克塙的孙子郑咸吉。
乾隆把那么多汉军旗人出旗,而唯独不动郑氏子孙,一是为了显示他大度,二就是为了侮辱天下汉人,与郑氏一样的,还有晋王李定国和蜀王刘文秀的子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