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年纪,夏完淳就背负着国仇家恨,刀剑加身,洪承畴以高官厚禄诱惑,未改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清军入关,抵抗者不知凡几,但像夏完淳这种,抵抗到他自己家,伯父家,岳父家,姐夫家,加上老师全部为国而死,自己十六岁就慷慨就义的,极少极少。
哪怕几百年后之人听闻他的事迹,都要为他的壮烈和忠贞洒下一掬泪水,就更别提此时了。
而船老大听到钱大昭的质疑,顿时就有些不高兴了,他拍了拍钱大昭的胳膊,“我儿子都知道,万岁爷怎么可能不知道,你跟我来。”
随后船老大带着二三十个士子走到了距离定海县城不远的山崖上,一尊即将完成的雕像正矗立着。
这是一个年轻充满了朝气的士子,他左手按剑,右手戟指北面松江府的方向,脑袋微微朝后看着,脸上带着几分笑容,眉眼间透露出坚毅的神色,仿佛在对后面的人说,‘诸君,杨帆出兵,衣冠还乡。’
钱大昭泪眼婆娑,他看到雕像下还有一块石碑,正面刻着一行字‘愿我族人,生生世世永远记得夏完淳。’
后面刻着四句诗,‘悲歌慷慨千秋血,文采风流一世宗。我今年华垂三九,头颅如许负英雄。’
落款是河仙莫昭甲午年(1774)正月十五有感夏君父子忠贞壮烈留笔。
这是后世柳亚子纪念夏完淳时所写的诗,莫子布拿来稍微修改后,当做是自己所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