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瞬间,他想起了自己的老师,光中九年(1784)探花,浙江嘉兴人钱楷在维也纳为他授课的日子,当时就刻意讲过这篇报任安书。
那时候莫公泽因为没有汉语环境,能学三百千就觉得已经很努力了,不太愿意继续学这些高深的古文,遂被钱楷用教鞭猛打手心,打的他涕泪四流。
他也曾哭着向父亲母亲和外祖母特蕾莎女王告过状,但所有人都要求他必须学,特别是父亲的态度最为坚决,这给了小时候莫公泽极为不好的回忆。
但这时回想起来,那时候读过的中华名篇,却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他心中脑海,瞬间就发芽开花结果了起来。
莫公泽情不自禁的接着父亲诵读了起来,“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
“纵览古之先贤,谁人开创基业不是曝霜露,斩荆棘,受大劫难,方成大果。
尔身负重任,世人皆以神童明君视之,汝叔父大皇帝,殷殷期望以汝为我家定海神针。
今日稍有小挫,就怒火难制,进退失据,道心摇摆,怎能成大事!”
莫公泽从来没有被父亲如此严厉的责骂,顿时吓得跪了下来,这显然不是欧式父子相处之道,而是华夏伦理。
但莫公泽的第一直觉,就是如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