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先生,如今的巴达维亚,就是未来的印度,赛里斯人对土地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
而且他们早就殖民过印度,尝到过好处了,不会放弃这块富庶之地的。”
一个炸裂的冷知识是,此时的欧洲,还有一大部分把印度当成了中国的一部分,或者说,他们认为印度是古赛里斯的殖民地。
证据嘛,就是郑和下西洋时,在印度沿岸留下的大量据点遗址。
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因此当年郑和团队到了佛祖的故乡后,非常喜欢修建寺庙。
据估计永乐到宣德前期,郑和宝船队在印度大陆海岸线上,鼎盛时期至少兴建了七十座大型的中式寺庙,还有国内的僧人随船队到达停留。
且既然有了寺庙,总不能孤零零的矗立在海岸边吧,于是往往会围绕着寺庙修建贸易据点,一座寺庙,就是一块小地盘。
呃,其实说赛里斯殖民了印度,也不算错,因为当年郑和宝船舰队跟现在欧洲殖民者在印度干的事差不多。
除了没有大规模统治和屠杀当地人以外,扶持代理人,修建寺庙,建立拓殖据点并派兵驻守,垄断贸易,招募当地人当牛做马,这些全都干过了。
只可惜朱老四面临大机遇,在根子上没有为大航海打好基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