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舰队以仅仅一重伤一轻伤的代价,换取了英国舰队一艘击沉,至少三艘重伤。
这场海战的战败,就基本确定了约克镇中英军的末日,他们由从容防守,变成了四面楚歌。
10月17,坚持了一个月康沃利斯侯爵宣布投降,他带着约克镇的八千余英军官兵,放下了武器。
而约克镇战败,也成了北美独立战争结束的号角,以至于当时还是首相的诺斯勋爵都惊恐的大喊:‘OhGod!It''sallover!It''sallover!’
嗯,颇有几分我大清嘉庆帝在天理教打进皇宫后,哭喊‘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的美。
而诺斯勋爵的失态,也立刻就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最后被迫辞职。
不过与历史上稍有不同的是,历史上在约克镇战败后一个月,即1781年的11月30日,英国就与美国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和约。
虽然没有正式承认美国,但也宣告北美是彻底打不下去了。
可是在这个时空不行,因为原本英格兰可以大方承认北美打不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有印度可以作为补血包。
当时的英国政府甚至窘迫到了不但需要印度补血,还连英属东印度公司都容不下的地步。
战争刚刚结束的1783年,当年的首相波特兰公爵威廉,就准备在议院通过印度法案,让国会议员和政府职员,取代英属东印度公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