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阿鲁台润了,但影响并不大,他的实力已经远不如前,鞑靼部的衰落已经成为了必然,他们也不可能在大明对付远征而来的帖木儿的时候,从大明的背后捅一刀了。
然而,对于明军来说,这次北征无疑是一次辉煌至极的胜利,他们不仅歼灭了大量的敌军,还带回了二十余万头牛羊,夺回了许多被蒙古人侵占的土地,在漠南建立了新的卫所,把大明的北部边界向北推进了上千里。
朱棣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也明白这背后凝聚了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牺牲,战役结束后,他立即下令犒赏三军准备班师,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北京报信。
而朱高煦,这位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二皇子,也在胜利之后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不那么成熟的政治手腕。
朱高煦有姜星火的指导,他很明白,虽然对鞑靼部的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但接下来的治理和安抚工作同样重要。
大明不可能永远驻扎在漠北,拉一派打一派很重要。
因此,他主动请缨,与被俘的鞑靼部贵族们交谈。
朱高煦的威名和他的勇猛表现,获得了这些鞑靼部贵族的尊敬,有相当数量的中小部落首领愿意效忠大明,跟随明军一起南迁,作为缓冲区在漠南放牧。
朱高煦做的很不错,朱棣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对朱高煦办的事表示了高度认可。
这次北征让他明白,这个二儿子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治理方面也有着不错的才能,朱棣倒是真的认真考虑起是否要赋予朱高煦更大的权力(画更大的饼),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朱棣贡献自己的力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