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汪与立甚至把自己的亲孙子都留了下来。
在他看来,汪守信是他最杰出的后辈,他的才华毋庸置疑,只要按部就班的培养,将来的成就必然远远高过他那没什么资质的父亲。
因此也可以看出,虽然不确定结果,但汪与立对变法的期待也是极大的。
这也是为何汪与立会亲自赶赴南京,并且与姜星火又私下商谈,为以后的事情做准备的原因,若是他能够表现出必要的态度,那么后面的事情其实很顺利。
姜星火自然清楚这一点,但也格外谨慎。
思想界中,很多学派的很多人,譬如金华学派汪氏、关学杨氏,这些家族,都给他推荐了不少子侄进学,学新学,而姜星火并没有照单全收,而是有所筛选和取舍。
实际上,太学之会刚刚落幕,姜星火他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首先,自然是派遣和提拔一些思想上亲近新学的国子监官员,让国子监这个拥有近万读书人的大明思想主阵地,能够受到自己的掌控。
其次,就是严肃国子监的纪律,读书人忧心国事可以,但有些东西,尤其是最根本的进学,是不能被耽误的。
最后就是招募学官的同时,也会招收一批新的国子监学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