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直在旁听没开口的朱高煦,忽然暗戳戳地说了一句:“账面数字减少不代表产量下降,没准进了某些人的口袋里呢?”
李景隆面色一僵,艰难地扭过头来,看着朱高煦。
李景隆的心里有些慌乱,在中秋大宴上为了表忠心站好队,他给大明下西洋事业贡献了两万五千两白银。
这可是相当于大明一年银课的惊人财富!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从各地银场局里捞出来的。
若是平常也就罢了,这都是官场上半公开的秘密。
可眼下朱棣还在旁边听着呐......
李景隆欲哭无泪,他几乎不敢想象,朱棣听到这句话后,他会是什么下场。
这件事往重了说,已经涉及到了谋夺国库银钱,甚至可能牵扯到其他罪名,足够治个诛九族的重罪。
而李景隆之所以愿意以国公之尊,进诏狱来当朱棣的耳目,说白了不就是靖难之役的时候跟朱棣对着干,眼下怕朱棣秋后算账吗?
立功赎旧罪不成,新罪反而自己嘴贱带了出来,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