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轮到前北平副使,现吏部左侍郎许思温发问了,作为朱高炽的嫡系,他对于姜星火的很多动作,尤其是尚未开展的动作,都非常感兴趣。
“点对点商道是什么意思?”
姜星火淡淡地扫视了一圈在座众人,缓缓说道:“大家都知道,现如今大明的国内商贸是极不发达的,最重要的阻碍因素就是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有两方面,其一是地方残余匪患,其二是商税事实上的重复征收,所谓‘点对点商道’,就是先在经济高度发达,有切实贸易需求的城池之间开辟安全且不会重复征收的商道,收税只收首尾两次,用以回收筑路和维护安全的费用。”
事实上,现在大明国内的贸易体系已经被各种原因破坏殆尽,从根源上来讲,就是因为靖难之役是一场前后总兵力达数百万人参与的内战,直接导致了有大量的散兵游勇在溃逃后就地化身山匪路霸,这种地方的匪患,根本就是剿不胜剿,人家往山沟湖泽里一跑,你能怎么办?
道路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原材料和税收价格过高,造成了大量的物资积压,这些积压的物资又反过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流通性变得极差。
想要搞国内贸易,就要筑路,每隔一定距离建立货栈,并清剿沿途匪患,有兵丁沿途巡逻保证安全,否则商贾是不敢上路的。
而筑路需要钱,哪怕现在户部有钱,这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难一下子展开太多,只能先捡着传统意义上的重要商道,优先建立,就相当于先打通几条大动脉,剩下的血管虽然也很重要,但只能等有能力的时候再说了。
朱棣这一年多以来,忙着坐稳皇位剿除建文余孽,以及对安南用兵,暂时还没来得及把精力投入到剿除匪患上。
如今南方统治基本稳定,士绅阶层遭到了打压,经济上也恢复了过来,就有能力进行这种烈度不强但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了。
“可是.”一位官员欲言又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