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的智力没问题,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没有抱以太大的期望。
但这种事情的核心就在于,你可以不信,但你不能不做。
就像是逢年过节的孝敬,大皇子日理万机,不会记得谁来送礼了,又送了多贵重的礼,但他一定会记得谁没来。
来的人,名单上就打个勾,不会单独列出来。
可谁没被打勾,那就显眼了,那就要有一份单独的名单了。
所以,哪怕是被和尚再三推诿,谁也不会真的把这件事情闹大了,似乎一个哑巴亏,并不值得真的捅出来得罪大皇子。
可这世界上总有成年人,在走完了所有的路以后,绝望地发现自己无路可走了。
实名制向都察院和六科乃至通政司一起检举的这个兵部小官,就是如此。
京官不好当,看起来威风凛凛,可实则掀开华美的官袍,下面全是漏风的旧衣裳。
老朱给官员定的俸禄就低的离谱,半点迎来往送的余地都没留,勉强够一家人吃粮食不饿死,可要是这样,这些人当官图个啥?即便是再直的人,也很难一点社交都没有,逢年过节去拜访上司,提个糕点包不合适吧?
但社交是需要钱的,甭管是秦淮河还是莫愁湖,消费都不低,就算是维持最基本的体面,去个官办的或私营的酒楼,也得一两个月的俸禄搭进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