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众教师面面相觑,他们都是从各府县基层的学政衙门里自愿报名来的,大多数人,是觉得待在穷乡僻壤里实在是没什么前途,而大明行政学校,是京里的衙门,而且是国师亲自管着的,比较有发展空间,又同样是学政系统,专业对口。
但你要说这帮人有多厉害,那也未必。
因为在大明,虽然学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差事,但那指的是类似能在殿试、府试等级别较高的考试里当主副考官的,而对于基层来说,则并非如此。
所以在基层当学官的,嗯,水平不见得能高到哪去,科举水平高的都去当行政官了.虽然科举水平体现的不全面,但在这个时代显然是体现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最标准参考标杆。
见实在没人回答,曹端琢磨了一下,站起来回答道。
“在下翻阅史书笔记时,倒是略有所闻。”
见到最近因为“王霸、义利、古今”三辩擂台赛而名动京师的曹端登场,众人都是没觉得突兀,虽然因为《明报》上“走进甲骨文”的栏目而让曹端有些被打脸,但能登上这个擂台,再加上过关斩将的表现,本就证明了曹端的能力。
“蔡京当权后,有意重开新法,在济养方面他开始结合王安石等人的办法,打算在北宋全国范围内建立居养院、安济院、漏泽园等,因为蔡京当时主管户部,所以手里有钱,也敢做事。”
这里便是说,居养院类似于现在的养老院,主要收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残疾人;安济院则类似于现在的医院,只不过专门为贫民提供医疗救助;漏泽园则是帮助死亡流浪者的助葬机构,有点类似义庄。
听起来不错是吧?蔡京真是大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