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零四章 阶段 (8 / 16)

作者:西湖遇雨 最后更新:2025/8/4 16:29:35
        “两方面,先说国外,既然要搞钱,那海禁一定要废,不然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搞不起来,后续对安南、朝鲜的自由贸易也搞不了,海贸的利差是变法新政见成效的大头,这个谁来都拦不了。”

        “然后是国内,《盐铁论》怎么来的?还不是因为西汉那时候汉武帝为了搞钱,搞盐铁官营垄断,所以有了盐铁会议,如今开中法积弊已显,盐法连带着漕运,不仅是其二者本身,而是南北经济沟通都被淤塞了,如果想把国内的商业搞起来,商税和各项政策,都是要跟着变的,而且不能把事情做绝了,也不能把商人都逼死了.相反,商业要进一步升级,譬如这次的期货,以后还有很多新东西要推出,商业会极大繁荣起来,制造业也是如此,这样国内的经济循环才能搞活。”

        李增枝若有所思地问道:“会不会影响粮食产量和粮价?”

        这倒不是李增枝忧国忧民,而是曹国公府名下就有大量的庄园和耕地,毕竟在这个时代购置田产的财富增长率虽然没有姜星火前世很多网络论坛上估计的那么夸张,但也是一项跟商业比起来,对普通人来说更加稳定的理财手段。

        事实上,在大明商业一直被抑制,商人不成气候,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商业不够“稳定”,这里面包括了各地税率、道路安全、官吏勒索等因素,如果商业环境能够做到税率统一且相对较低,道路安全有保障不会被劫道,而且官吏也不会频繁勒索,那么国内商业一定是会极大地繁荣起来的,到时候哪怕商税收的低一些,总量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以后,收上来的钱还是比以前多得多的。

        面对李增枝的问题,姜星火予以了解答。

        “粮食产量和粮价波动都不会很大,现在大明经历了战乱,人口减少,而化肥导致了粮食产量增加,随着化肥和轮作套种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未来粮食产量肯定是逐年增长的,数十年内不会有什么粮食压力。”

        事实上,搞第一次工业变革,没有足够的农业粮食产量支撑是不可能搞得起来的,而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老朱三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大明不缺粮食,而经历了四年的靖难之役,刚刚有些显现的人地矛盾也因此暂时消失了。

        第四百零四章阶段

        于是,在姜星火到来的这个时间点,成为了华夏第一次工业变革最好的发起时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