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一十一章 国策 (13 / 15)

作者:西湖遇雨 最后更新:2025/8/4 16:29:35
        朱棣看向两位尚书,问道:“两位尚书的意思是?”

        黄福和蹇义对视了一眼,黄福说道:

        “海外贸易的事情,臣等已经没有任何可质疑的地方,毕竟短中长期,对于大明来说都是有利的,所以解除海禁,臣等不反对.但国内废除‘重农抑商’,重新提‘四民皆本’,一旦朝廷这么提,那就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巨大冲击,是必须要慎重考虑的,所以臣等请求陛下,有一段时间的验证期。”

        “臣以为这是有必要的。”黄福顿了顿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可以先尝试‘公司制’、‘民间钱庄’、‘中央银行’,但不能贸然提‘四民皆本’,如果在这段验证期里,大明的财政收入,尤其是商税收入,确实实现了突飞猛进,确实于国有益,可以汲取北宋的高财政收入优势的同时,也没有什么隐患,那么才可以彻底更改‘重农抑商’的祖制。”

        朱棣想了想后也觉得可行,黄福的提议是老成谋国之见,毕竟“士农工商”的排序,其实是大明社会阶层的排序,如果重新提北宋的“四民皆本”,那么必然会导致百姓思想混乱,不拿出足够的理由或者说一个能交代的说法,是不行的。

        “黄、蹇二位尚书老成谋国,朕觉得可行,国师以为呢?”

        朱棣还是帮了姜星火一把,这个试验期的时间和标准,让姜星火自己定。

        “一年,到永乐二年的今天,国内商税起码折合白银210万两。”

        嗯,这里要简单回顾一个数据,那就是去年大明财政收入折合白银是680万两,其中商税是35万两,姜星火的意思就是,一年的时间,财政收入里面的商税收入,将飙升到接近洪武三十五财政收入的接近三分之一,同时是洪武三十五年商税的6倍之多!

        这个数字虽然还远远比不上北宋大约折合白银760万两每年惊人的商税,但也足够服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