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嗓音依旧是那么低沉沙哑,带给人一股莫名其妙的威慑感。
曹端指节粗大的手,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膝盖上敲击了起来。
姚广孝的前半句源出《周易·系辞下》,后半句似乎是自己说的,明面上跟“古今之辩”这个议题似乎没关系,既没扯到古也没扯到今,但其实每个字都在说古今。
原因就在于,什么是古?什么又是今?
说白了,古今是一个时间概念,而“古今之辩”的问题核心却并不在于古时好还是今时好,而在于要不要改变。
改变,才是“古今之辩”最核心的议题。
姚广孝第一回合的主动权,就用在了这上面,他认为改变好,那么曹端该如何辩驳?
曹端思考了良久,显然姚广孝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问题,但曹端还是要求自己尽量思虑周全再回答,直到沙漏马上走尽了,方才开口说道。
“吾不复梦见周公矣。”
台下的众人,马上意识到了这第五场决胜局与之前四场的截然不同。
没有了大段引用、移花接木、人身讽刺、以大明皇帝做挡箭牌等招数,双方的交锋极为克制和内敛,尽量都在用最少的字数,来表达最为深刻的内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