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意诚则一片光明。”
如今高逊志已然是知道自己输定了,但强撑着一口气,便是要把这新的心学问个清楚,否则心中念头委实不够通达。
“以心格物,如何致知?”
张宇初起身,羽衣飘然,一边吟诗一边踱步,竟是走出了几分潇洒姿态。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吾心光明,人人皆圣!”
高逊志面如死灰。
“.为善去恶是格物。”
曹端在台下翻来覆去地念叨着这句话。
虽然是头一次听说,但以曹端的悟性,很快就明白了什么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