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大点事,别浪费朕的时间,交给河南布政使司找人随便修一修。”朱棣当时大约是这么想的。
至此,黄信安排这位河南籍御史要走的全部流程已经走完了,接下来就是静等结果。
很快结果就出来了,河南布政使司哭穷,修不了。
在非原则性的小事上,大明地方的各布政使司,并非是朝廷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相反,互相踢蹴鞠才是常态.当然了,如果皇帝龙颜一怒了,那肯定还得乖乖干。
但是皇帝没那么容易生气,大部分事情也不是皇帝非要布政使司干,皇帝只是承担了中转的作用,把其他部寺或地方的请求通过圣旨等形式转达给布政使司,事情往往跟皇帝一文铜板的关系都没有。
修比干墓这种事情一看就不是皇帝授意的,河南布政使司的官员们当然能推则推。
但消息传回南京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黄信总攻的时刻到了。
这是一次标准的借题发挥,数十名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奏疏,如雪花般淹没了内阁,而且这次内阁的举动也颇为值得玩味解缙、胡广、杨士奇、胡俨,甚至包括金幼孜,这五个江西人一声不吭,直接把奏疏都递了上去,递到了永乐帝那里,然而永乐帝却并没能及时看到。
黄信这次以必死的决心,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攻击性,他的奏疏是这样写的。
“君子为国不为身,故犯颜谏净死且不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