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修巨著基本占全了。
而且,这里还有一层引申的、可供士大夫们自然而然联想到的含义,那就是王安石变法时,反对变法的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余年,就在洛阳埋头修史,主持编纂了涵盖上下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不过,永乐帝不是宋神宗、姜星火不是王安石、这些士大夫更不是司马光,等修巨著修个十来年,修完的时候,估计大明都开始跑火车了,到时候再提什么反对变法,那可就太晚了。
而如此一来,不仅把反对者都派了他们心甘情愿的大活,还让他们自愿被折腾疲惫,可谓是妙计。
朱棣很兴奋,他感觉这一次自己找对人了,国师简直就是天生适合搞舆论战的料子啊。
朱棣忍不住询问道:“朕打算命名为《永乐大典》,国师觉得这个名字如何?”
“这个名字当然很好,但是”
朱棣闻言问道:“那依国师看,取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永乐大典》这个名字,可是朱棣非常中意的。
“既然要修不朽巨著,自然要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必须是足以震撼世界的。”姜星火沉吟道。
“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