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
“郑和,准备海船!朕就要给安南胡季牦这老猴子点教训!”
奉天殿中,朱棣叉腰看着堪舆图,愤愤说道。
不过他身旁的郑和,却明显从朱棣眼角的皱纹中看到了一丝窃喜。
开战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便是说,在郑和“搬屎还朝”的几个月前,大明的中枢就隐约察觉到了安南使臣的不对劲。
朱棣结束奉天靖难,登上皇位后,按照传统的宗藩体系,大明的礼部给各藩属国发去了消息,朝鲜、安南这两个陆地接壤的藩国最先前来朝见,而安南陈朝的使者跟以前明显地有些变化,很多事情都支支吾吾。
安南和朝鲜,都是儒家文化圈里的国家,用的是汉语,学的是四书五经,考的是科举,大明的官员又不傻,很快就在酒桌上,对宿醉的安南使臣套出话来,安南国内也有些变故,但具体是什么,安南使臣醉的一塌糊涂都不说。
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大明碍于天朝的脸面,总不好真把人家使臣抓起来拷打。
于是,朱棣派人前往宫中宦官为使者,前往安南、占城等地以给当地统治者宣旨,这种光明正大宣沐王化的名义,刺探情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