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黄福,却没有他想象中的面色那么难看。
按理说,姜星火所提出的工业国设想,既没有废除田地独有、租佃关系,也没有向外开疆扩土或是减少人口,而是走了一条全新、并且能自圆其说的道路,这无疑是打了黄福的脸的。
但是这位气度沉稳的尚书,此时却是陷入了思索状态。
“黄尚书,姜先生的回答,可还令你满意?”
朱棣看着陷入思索的黄福,笑吟吟地出声问道。
黄福的思绪被暂时打断,不过他也并没有出现急赤白脸的样子,反而坦荡地回答道:“姜星火这个说法,确实是臣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甚至臣不得不承认,虽然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但细细想来,却是有历史依据的。”
见黄福没有一味地为了保全面子而反驳,朱棣的心中,反倒对这位能力出众的尚书多了几分赞赏。
“工业化,臣以为未必不可行,毕竟南宋与元朝,在江南都曾发展过这种极度繁荣的手工业,而且都走的海贸的路子,只不过非是朝廷一力主导的。如果真的能成规模成体系地建立起来,再配合大明的军队,从海外诸国获得原材料、粮食,并且销售商品,确实是一条不用在大明国内纠结于人地矛盾的路子。”
但黄福随即话锋一转道。
“但臣经过思考,还是认为这条名为工业化的道路,有两点尚未解释清楚的关键之处.如果无法解释,恐怕还是不能实施,毕竟,这关乎到我大明的千秋万代!”
听了黄福这话,朱棣也有些重视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