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改革科举制度【求月票!】 (4 / 7)

作者:西湖遇雨 最后更新:2025/8/4 16:29:35
        不过,五分之一这条红线,显然是道衍在认真地思量过后,得出的结果。

        因为五分之一,是一个足以保证扰动犹如一滩腥臭恶心的死水池的程朱理学的比例,而且这个比例好就好在,既不是完全取代,也没有造成极为重大的威胁,属于那种泡脚的时候微微烫你又得忍的温度。

        第二百一十三章改革科举制度【求月票!】

        “其次,在文化教育方面,则选取各地符合朝廷要求的宿儒,以他们为中流砥柱,在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社学等等层级的学校,传播先秦儒家精髓,以荀子的‘圣王’思想教化万民,使得天下百姓敬陛下若神明。”道衍转动手中念珠,缓缓说道。

        翻译翻译,什么叫“符合朝廷要求的宿儒”?什么叫“传播先秦儒家精髓”?

        这话,朱棣就爱听。

        道衍最后说道:“除此之外,老衲希望陛下允准,可以废除一些禁止儒生发表异议的言论。譬如程朱理学,不应该作为学术的唯一标准。”

        道衍说的是“废除一些禁止儒生发表异议的言论”,那么明代禁止儒生发表异议吗?

        禁止,又不禁止。

        这里的不禁止,是不禁止民间的异议言论;而这里的禁止,则是禁止官办学校的儒生,发表任何对学术以及朝廷政策的异议言论。

        明朝的教育体系分中央、地方两级,中央官学即国子监,地方上有府学、州学、县学,村里有社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