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除了自己留了一点诏狱额外的生活所需,其他都给了姜萱。
但朱高煦概念里的“不多”,放到普通百姓身上,那就是一笔想都不敢想的巨款了!
须知道,这时候还不是明朝中后期,美洲和日本的金银还没有大量流入,因此银价还是相当坚挺的,这一小袋财物,普通农民扣除各种开销,一辈子都攒不出来。
而结果就是,缺乏匹配认知的人,确实守不住财。
姜萱拿到这些钱的第一反应,倒不是大手大脚的挥霍。
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家女,能想到的最大程度的挥霍,也不过是买上几十文钱的胭脂水粉,再买些布匹给娘和自己做两套新衣服罢了。
随后,这么多的钱,姜萱便想安安全全地带回家里,交给娘处置。
但问题就出在,姜萱是寄宿在宣城姜氏的一个远方叔爷家里的。
这位叔爷在鸿胪寺当差,也不是什么官,微末小吏罢了,但对于宣城地方的小家族来说,俨然已经是了不得的人物了。
叔爷见打扮寒酸的姜萱买了顶新的布匹和水粉回家,素来奸猾的性子马上就觑出了门道。
旁敲侧击之下,哪怕姜萱嘴严,支支吾吾试图保守秘密,但还是被叔爷看出来,这是发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