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洪武二十六年的时候,人数就已经达到了八千余人,其中还包括来自朝鲜、琉球、暹罗、占城等国“向慕文教”的留学生。
建文年间,人数已达上万人。
可以说,南京的国子监,就是此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
同时,国子监也是此时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印刷厂,专门设有印刷所,刻印经史子集等等书本,供朝廷索取、赐予以及本监出售之用.建立国子监的朱元璋肯定不养闲人,要赚钱的嘛。
国子监所印书籍被称为“监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国之冠。
同时,国子监也会让博士、助教们,编撰科举考试每年更新的相关辅导书籍。
而且换个角度理解,那就是掌握了编撰印刷每年《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独家垄断权。
再加上前来国子监学习的上万学生们,相关的衣食住行总得有着落吧?又是一笔稳定财源,因此,国子监的财力相当充裕。
有时人称赞: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
柴车解释道:“博士跟博士也不是一回事。”
郭琎反问:“怎么不是一回事,不都是从八品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