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六章 士绅一体纳粮 (10 / 16)

作者:西湖遇雨 最后更新:2025/8/4 16:29:35
        李参担任陕西转运使时,为了解决士兵粮食问题,他先让老百姓估计自己明年的粮食产量,然后看一看还能剩余多少供给军队,再让老百姓向官府贷款买种子,当然这是要收利息的。

        《宋史·列传·卷八十九》:部多戍兵,苦食少。参审订其阙,令民自隐度麦粟之赢,先贷以钱,俟谷熟还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羡粮。

        这其实是双赢,老百姓有时遇到青黄不接的时候,需要钱,但没有地方借贷,那只能向高利贷借,年复一年生活只会越来越贫困。

        所以还不如向官府借贷,最起码官府的贷款利息低一点。

        官府也赢了,因为这笔钱放在府库里本来没有增值,现在流动起来,可以增值两成,这是额外的收入。

        王安石变法不像是穿越者王莽一样凭空想出来的,譬如青苗法,反而是从李参的成功经验中提取出来的。

        为什么李参在陕西一地可以成功,王安石向全国推广反而成为很多人饱受诟病的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那就是王安石不懂什么叫货币银行学.当然,他也不可能懂。

        也就是看本质的话,青苗法是将整个官府府库的准备金当作一个银行的借贷资金,再进行收放贷的活动,类似现代社会的小额贷款。

        但与小额贷款不同的是,青苗法不存在坏帐,也不需要抵押,更不可能骗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