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章 大河文明与集权体制 (5 / 11)

作者:西湖遇雨 最后更新:2025/8/4 16:29:35
        朱高煦有些恍然,原来国人和野人,竟是这么来的吗?

        “那么国人和野人的区别,是怎么消失的呢?”

        姜星火说道:“还是因为地理因素,因为黄河流域较为平坦,缺乏足够阻隔各个小的地理单元之间交流的地形,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各地区的交流很快就频繁了起来。”

        “但这种频繁,却并没有促成大规模商业贸易的形成,也没有培养出人们的重商习惯,你们猜猜是为什么?”

        朱高煦猜测道:“黄河河运不方便?”

        李景隆则是说:“或许是人们不喜欢贸易?”

        “是也不是。”姜星火纠正道,“原因其实还是由地理条件衍生出来的。”

        “之所以没有培养出重商习惯,第一个原因就是物产不足,没有充裕到足以大规模输出的程度。这里面的关隘就在于季风气候虽然雨热同期能让农作物很好的生长,但同样是因为季风气候,降水量不稳定,某些年份降水过多,某些年份降水过少因此会导致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使得靠天吃饭的农业耕种的年均产量维持在勉强温饱或是略微饥馑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需,但却偏偏不会有大量剩余的农产品累积,商品不足也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贸易,所以培养不出人们的重商习惯。”

        “看到了吗?正是因为土壤、水文、气候这些地理因素,导致了华夏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的人们常年被困在土地上求个安稳,在精神特质上,就出现不了勇于冒险的重商习惯。”

        第一百三十章大河文明与集权体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