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通过折叠躯干缩短旋转半径,这种技术动作最容易控制,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者。
挺身式跳远跟蹲踞式跳远相比,一大改进就是通过背弓增大落地距离。
在腾空过程中,需要有一个身体向后展开的动作。
展体时躯干后群肌肉协同收缩,使胸椎段后伸角度达到20-25度,髋关节展开幅度控制在35-40度。
此动作可增加转动惯量延缓身体前旋,延长空中飞行时间。
挺身式要求腾空后下放摆动腿和双臂,将髋、胸充分展开,然后收腹举腿落地。
第三种流派也就是现在顶级运动员普遍采取的跨步式,也称为走步式跳远。
走步式在腾空时有2步半和3步半两种技术。
要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迈步换腿动作,并与两臂协调配合。
走步式跳远的空中姿态看起来有点像武侠中的“蜻蜓点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中漫步。
实践证明,“走步式”是目前最先进的技术。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创造8米90世界纪录的比蒙,以及1991年东京田径锦标赛创造8米95世界纪录的鲍威尔,采用的都是“走步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