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木桶边,拿起一个空陶罐,将其按入水中,然后松手。陶罐“咕噜噜”地冒着泡,浮了上来。
“诸位请看,为何陶罐在空气中会下坠,在水中却会上浮?”
这次,无人再敢轻易回答。
江修远解释道:“因为水也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我称之为‘浮力’。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引力时,它便会上浮。反之,则下沉。云朵由极细小的水珠和冰晶组成,它们受到的引力极小,空气的浮力足以让它们飘在天上。当水珠凝聚变大、变重,引力超过了浮力,便成了雨,落了下来。”
他一边说,一边用不同的物体做着实验,生动地展示着引力与浮力的对抗。简单的现象,在他深入浅出的解释和直观的演示下,变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原本喧闹的讲堂,此刻已是鸦雀无声。所有学子,包括之前那个高声反驳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讲台上的江修远和他的“玩具”。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些“常识”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清晰的“道理”。
这种“道理”,不同于圣人经义中的伦理道德,它冰冷、客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却又如此真实,如此有力!
子墨更是听得如痴如醉,他手中的笔在竹简上飞快地记录着——引力、浮力、假设、求证……这些新奇而充满力量的词汇,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课程的最后,江修远提出了第二个大问题:“雷电,是何物?是天神之怒,还是另有其因?”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微笑着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届时,我会让大家亲眼看到‘雷电’是如何产生的。今日课程,到此结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