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做的事不代表就一定会有人去做。”男子的语气依旧温和,像是在简单陈述事实,“尤其是把案子推进到最后的人: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不够坚持。”
连宏明没再说话,只是略微移开了视线。他听得出对方话里的分寸,这不是那样直白绝对的恭维,却更显得真诚。
男子并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很随意地转换话题,问起他日常的工作强度、家庭状况,甚至笑称自己经常听说警员忙得顾不上吃饭,连宏明正在事业上升期,又都是有孩子的人了恐怕更是难调整时间,语气不急不缓,完全没有市侩奉承的意味,只像是一个真心想和对方谈心、关照对方生活困境的好伙伴。
最后离席前,男子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我认识一个阿姨,带孩子特别有经验,如果你觉得需要帮手,可以考虑看看。”
连宏明愣了愣。
他们的家庭生活并不拮据,远没到那种缺了几百上千块钱就无法过活的地步,但或许是因为想起自家一对小小的女儿在幼儿园放学后独自在家,结果一个企图爬阳台时把自己摔得鼻青脸肿,另一个坐在地上吓得哇哇大哭的惨状,连宏明又有些心动了。
又不是不付工资,他想。只不过是介绍一个细心可靠的保姆而已,不能代表什么。
“是有这个需求……”他试探着说,但也没给出太过迫切肯定的言辞。
神秘人笑了。从头到尾,连宏明甚至都没听他介绍过自己的名字,却记下了一个算是挺出名的家政公司的联系方式,还有指定的人选。
介绍来的保姆确实认真负责,据说是个工作十几年的老资格,经历到个人能力都没有任何问题,不仅照顾周全,还把连宏明家里两个不省心的娃管教的心服口服。连宏明也随口问起推荐她的人是谁,保姆阿姨笑称也许是哪个以前某个对照顾孩子很满意的前雇主,但也不确定究竟是哪位的好心介绍。
也是在这时,连宏明基本上放下了戒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