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二章 因果 (5 / 7)

作者:煌或 最后更新:2025/8/5 22:46:24
        “你也确实是这样不负责任的人。”江秋抬了抬眼,难得说出来的话语显得有些挖苦的意味,虽然从眼神可以看出,他的本意或许并非如此。

        梁安也一如既往的并不在意:“我提倡我们队的小同志做结论要负责任,但我自己不在这个范围内。言归正传,答案是这样:死者和失踪者是同窗,关系亲近,一同出行作为任务的搭档。失踪者有持枪的许可,当时也携带了手枪。

        正因如此,死者非常羡慕同伴能够先拿到枪械,提出借来用用。但持枪的那位是一个相当恪守规则的老实人,他不愿意借枪给没有得到许可的同伴,反而引起了对方的逆反心——死者以为自己的同伴是在藐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配持枪。两人产生了争执,也许是在争执当中,枪支走火,死者意外身亡。”

        这确实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硝烟反应可以证明确实是死者导致的枪伤,这样一来,能够在有人逃逸的情况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也不足为奇。”梁安现在看上去信誓旦旦,似乎已经忘记了刚才自己还说自己的结论不负责任这样的事实。

        “但逃逸又是什么说法?”江秋皱起了眉头。

        “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发现自己亲近的同窗死于非命,心绪混乱之下,少有人能冷静的分析法律上规定的责任在谁的身上,只会知道自己害死了一个人。他有多种顾虑又无法直面这个现实,自然选择尽快逃走。这或许也是他心中罪恶感的主要来由。当然,我们还要结合另外一份证词。”说着,梁安抽出了一份口供的文件。

        江秋看着他把文件摆在了桌上,这是结案报告的一部分。

        “我们从事情刚刚结束时就发觉了异常,戚泰初必定对唐桦这个人有超乎其他人乃至他负责一切情报事务的同伙的了解。因为他对唐桦有深重的执念,所以必定会从同伴那里寻求更多的了解,自己也会深入的了解这个人的生平。”梁安敲了敲桌沿,“他是一个突破口。或许连戚泰初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耻辱让自己铭记于心,而且记住了这样一个死敌。就在仇恨发生的同时,他自己也成了自认为的死敌在世间最后几个年月里留下的唯一印记。”

        动机是无常的,但有迹可循。每一份执念都可以导致一份结果,而每一个捋清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脉络,都可以还原一个本该深埋地底的人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