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暗自心想:名不虚传,光从长相来看,这位左贤王就称得上是伟男子了!
更奇特的是,在他的身上,刘羡感受不到一丝胡人特有的焦躁感与疏离感。好似他不是身处异国他乡,而是一名怀有仁者之心的汉家饱学鸿儒。
会上,刘渊发言甚少,但却安之若素。会上他注意到刘羡的目光,也只是报以淡然一笑。似乎刘羡不过是偶遇的一名晚辈罢了,并不必放在心上。
这让刘羡愈发产生一种冲动,想深入了解,这位匈奴左贤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军议结束后,刘羡便派亲兵去给刘渊递名牒,想要求见一番。等到用过午膳后,亲兵便回来报信说,刘渊现在正在校场练兵,脱不开身,但刘羡若是坚持想见的话,可以直接过去。
第六十六章当世众望刘元海
刘羡当然不会挑剔,不如说这样更好,当即就带着石勒走向校场。
南营的校场比刘羡在太行山中建立的校场要宽阔得多,可以容纳近十万人在其中演武列阵。刘羡来的时候,在校场中操练的,大约也有万余人,这些都是刘渊新领的士卒。
虽然早有预料,但不得不说,进入校场后,看见士卒们的精神面貌,刘羡还是很吃了一惊。
半月之前,刘羡初入朝歌大营时,义军萎靡不振、形同散沙的状态,令刘羡印象深刻。可现在看来,他们是脱胎换骨了一般,虽然得知要被调入战场,再战敌军,却并未露出沮丧神色。相反,反而露出兴致高昂,跃跃欲试的神情,似乎将过去的不堪全忘怀了。
刘羡自己也知道,将为三军之胆,如此立竿见影的成效,只能是受了刘渊的影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