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章 胜弩营 (2 / 9)

作者:陈瑞聪 最后更新:2025/8/10 12:03:16
        平日种着地力贫瘠的土地,收成已然不高,却还要遭受贪官污吏的盘剥,马贼与胡人的侵扰,甚至是乡亲邻里的诼害,若再遭遇蝗旱灾害,活下去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关西百姓不得不在日常中就练就一身好武艺。这样,狩猎时多打一些猎物,争水争田时不落下风,马贼来时也有所顾忌。更有甚者,实在活不下去了,就自己当马贼。

        这样的丁壮应征入伍,自然是上等的兵源,只需要注重纪律,熬打体力,再教授军令,就能很快成军。

        而反观河北百姓,并没有这等困扰。哪怕赋税重些,他们活得总也比关西好,自然用不上争勇好斗。

        更何况,自从曹操平定河北后,河北已经有近八十年没有经历过大型的战事了。灭吴以后,又是彻底的偃武休兵。这导致河北的壮丁别说阵型了,很多人连射术都没有入门。

        因此,刘羡不得不从头开始练起。不仅要让这些新兵学会列阵,更重要的是,先让他们系统地感受到战争的氛围,建立起对战争的常识。相比之下,单纯的练武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考虑到这些,刘羡就借着建造营地的机会,摹拟各种各样的战场工事,让他们对战争的形态有个初步了解。

        司马乂听完刘羡的解释,先是连连颔首,随后又失笑道:“那照府君的说法,河北人当兵,岂非百无一用吗?”

        刘羡笑道:“当然不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关陇人有武艺不假,但他们大多生活贫苦,导致身材不高。虽说勇于私斗,但心眼也多,并不好驾驭。哪怕军纪三令五申,一旦作战不利,逃兵是止不住的。”

        “河北人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说来说去,无非是缺乏锻炼罢了。但他们从小衣食无忧,身体底子好,虽然要花更多的时间训练,但事成之后,也更有勇力。”

        “承平已久,也不全是坏事。至少养成了河北人温良的性格,识字的人也多,这便于军中整顿军纪。练起兵来,也事半功倍。将来上了战场,只要将帅有能,反而更能发挥兵力优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