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创业,一般都是先整几台试试?独孤寒创业,先整三万人玩玩。
而天道不公也就体现在这里了,小心翼翼的创业总是亏到体无完肤,但一整就是以万为单位的创业,甚至可以把政策给干倾斜咯。
反正清明节前后那个纺织机算是正经的可以量产了,然后独孤寒的纺织机作坊、棉麻作坊就配套起来了。
这不是会有人担心抢传统纺织业的生意么?独孤寒说“哔哔尼玛呢哔哔,都给我过来上班”,然后吸纳就业三万三千二百多人,把浮梁的纺织业都给垄断了。
里头她整了个计件制度,想用传统纺织机就传统,想用新式纺织机就新式,统一质量标准之后就按件数给钱。
不出三天,全部的工人都主动要求使用新式纺织机,再无人闹着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这会儿浮梁的主簿,相当于浮梁的秘书长正在与夏林聊天,他好奇的问道:“大人为何一开始就认定独孤大家能将这事担起来?”
夏林听完只是呵呵的笑,过了好久才说道:“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从小学的却是大开大合的法门,她既能敏锐的把控市场又能一鼓作气力大飞砖,这对新的工业转型尤其重要,她不行,天底下就没人能行,我都不行。”
“为何?大人都不行?”
“我没钱。”夏林咂摸了一下嘴:“而且工业本身就是要下沉到普通民众身边去,才能有平稳长久的发展。这个跟我的身份是有冲突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