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关键的是这个地方经商环境好,别人都不提了,就光是高家的商行去年一年在浮梁就通过贸易毛利就超了三十万两,这在别的地方那是做梦也梦不出这么大的规模。
为什么夏林都把高士廉一脉得罪成那样了,但这些日子高士廉不光没找他麻烦,反而处处给浮梁开绿灯,不就是因为这地方能让他赚上钱么。
高士廉背后可不是一个高士廉,那是一整个南方门阀呢,这几千几万张嘴要养活,犯不着跟金主过不去。
朝廷中其他的大官儿也是如此,谁都犯不上去为难自己的摇钱树。之前其实也有人动过心思,说要把自己的人安排到这里来,但这个想法一出现就被其他人彻底给扑灭了。
原因很简单,他换了自己人上去,那其他人的买卖怎么办?谁能保证这个人能做到夏林这个程度?更何况,他推上去的人肯定会把他家的买卖放在首位,那可不成。
所以现在的夏林就是个香饽饽,哪怕再不对付也得护着他,私人恩怨在银子面前不值一提。甚至就算现在夏林去拜访高士廉,人家都是给高士廉送侍女,而他过去之后高士廉还得倒过来给他几个。
这就是夏林当时在浮梁开始走全盘商业路线时的底气所在,而这个模式可以保证他和浮梁闷声发展,等到这帮人回过味儿时,基本上也就是没有任何能撼动他的能力了。
“这次这个通兑通取呢,我都叫人把内容写在了这本指导书上,诸位掌柜都可以看看。看完之后回去递给各位的主家,这个里头包含放贷和存储,首先就是这个放贷,我的想法是将放贷正规化合理化,现在的放贷基本都是竭泽而渔,这是不行的。”
夏林坐在那说道:“至于通兑通取的优缺点嘛,我都写在里头了,诸位现在可以看一看。”
大掌柜们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于是当下翻书声沙沙作响,没有任何声响,这一册书籍上下近两万字,想要细细看完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于是夏林便很耐心的坐在那等着他们。
还是那句话,金钱是没有立场的,管你是什么世家高门,总没人会嫌弃赚钱多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