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在头盔、臂甲、手甲不变的情况下,整体重量从原来的六十二斤缩减到了三十九斤,防护能力几乎没有衰减甚至比以前的抗钝器能力还有明显的提升。
如果同样的方案应用到马铠上,整体套装重量会从两百斤缩到一百三四十斤,这样的话不光能极大的提升敏捷度还能够极大的提升马匹寿命。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这样的板材是可以大批量制造,甚至可以用来作为盾牌或者临时防御工事使用,比单纯的铁甲更具备广泛的适用性。
而成本同样也减少了一大截,比原来的铠甲便宜了超过一倍,如果大量制作时可能还要便宜。
原来的铠甲:精钢铸造,手工捶制。
现在的铠甲:翻模组合,工坊量产。
要不说知识就是力量呢,这不就妥妥的体现出来了?
原本的铠甲需要熟练的匠人经过半年打造而出,如今的铠甲只需要四五个工坊通力合作,半个月产一大批,甚至就连女人都能自己在家里制造里头的底板,会造伞就会造甲。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夏林的一小步却是重甲骑兵的一大步。
接下来就是真正上强度了,夏林把为数不多的喷子子弹给拿了出来进行高强度测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